
-本文转载自《中国汽车报》 作者:马鑫-
2025年4月23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如期召开。

今年年初,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此为代表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的政策得以延续并加速落地。消费的火爆助推我国汽车行业今年良好开局,一季度行业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从技术角度观察,智能化进展按下“加速键”。年初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进展,引发了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纷纷宣布接入、适配;辅助驾驶功能为代表的智能化、网联化则在技术进展与商业化落地的互动中飞速向前。中国品牌在今年第一季度市场占有率达到68.1%,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上海车展热闹开启,近百款首发车型亮相,成为整车企业名副其实的“秀场”,而供应链企业则带来了在行业飞速发展变革下的思考与解决方案。华阳集团作为国内汽车电子业务的头部企业之一,抓住了智能化、网联化的行业变革主线,在此次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了包括HUD系列、域控制器系列、智能显示屏系列、CMS、数字声学、无线充电、运动机构等在内的相关汽车电子智能化产品。
大模型 让智能座舱更懂你
“年初DeepSeek-R1模型的发布,展现出了巨大的能力与潜力,OEM高度关注,大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中必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大模型技术蕴含的可能,第一时间开放API接口,目前我们自研的平台已经完成接入。”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而此次华阳集团在上海测会展展会现场展示了基于高通8255与国产芯驰X9SP的解决方案,支持一芯多屏、AI语音、舱泊一体、DMS、OMS等功能,满足不同车型及市场的定制化需求,初步展现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座舱时,为整车产品提供的“无限想象”。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将汇聚这样几个主要的方向和路径。首先是整车产品将能够根据驾乘人员的不同而深度‘个性化’。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能够让我们在过往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驾驶员、乘员特征,调整座舱内的坐姿、声音、光线等等一系列细节,先于驾乘人员需求完成调整,呈现‘更懂人’的智能感。其次,座舱将呈现更多‘智能体’的特征,换言之就是依据语音、肢体动作等不同模态的输入,协同座舱内的各种应用,一次性、一体化的完成复杂任务、满足驾乘人员需求。例如我们通过语音提出到某地‘自驾游’的需求,大模型助力下的座舱将调用不同应用能力,整合路线规划、气象信息、目的地景点、沿途餐饮等信息,为驾乘人员提供定制化的选择。第三,则是能够为车主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及生活、工作便利。前者例如升成与车主、乘员相关特定纪念日的专属画面或视频;后者则可以完成例如(发生在座舱内的)工作会议场景下,信息的摘要及自动分发。”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以上,我们判断智能座舱在大模型的帮助下,将体现为‘更懂你、更聪明、更主动、更便利’。而沿着这样的路径,座舱领域内(车机系统)的杀手级应用或将快速浮现。”
“随着AI在座舱领域展现的新应用特性,将是OEM竞逐的焦点领域,因为这将极大便利人们的生活。”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则需要先于OEM建设能力底座,以方便OEM更快完成应用的开发,更好的与产品进行适配。我们的软件开放平台AAOP已经升级到3.6版本,已完成了对大模型的接入、支持,助力OEM实现各种想象。”

安全 从底层做起
“安全确实是今年以来,行业高度关注的话题。我们认为,辅助驾驶功能的进化、发展是驾驶领域的智能化,推而广之到包括驾驶在内,汽车产品各系统的智能化都要在筑牢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发展。”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华阳带来了基于高通8775的舱驾一体域控解决方案,采用单SoC高集成架构,在支持中高阶座舱体验的基础上,融合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涵盖城市NOA、城市熟路模式及记忆泊车等应用场景。该平台具备72 TOPS AI算力和230K DMIPS CPU算力,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满足ASIL D及ISO 21434网络安全标准,为主机厂提供高安全、高可靠、可持续升级的高端平台。
“我们对于安全的理解是深入刻在基因当中的,例如因为我们有汽车仪表产品的积累,我们深知安全件的重要性、严谨性,丝毫不敢懈怠,而对安全的追求也自然地在我们辅助驾驶相关产品的设计中得到延续。”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认为无论是何种动力形式、无论产品上应用了何种先进技术,只要是汽车产品,安全就不能‘打折扣’。我们在元器件选型、软件设计、生产制造等全流程、全环节上都非常关注并时刻强调安全。”
对安全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华阳集团对产品元器件选型的严苛上,在看不见的“暗处”,华阳同样毫不吝啬投入。“我们知道由于功能等差异,座舱域、驾驶域对安全性等级及实时性的要求是不同的。譬如在座舱域控的产品上,我们使用的是黑莓QNX工具链来进行开发。”据记者了解,QNX以其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成名于航空航天领域,作为国内第一家采用QNX工具链进行开发的企业,华阳集团在产品相关软件开发方面(对安全)也非常重视。
在汽车电子业务领域持续深耕二十多年,华阳有着多年深厚的多维度积累,对安全的理解也极为深刻,不断从专业化、规范化的维度提升产品的安全性。2024年,华阳集团完成了ISO 26262 的ASIL D等级的流程认证,完成了ISO/SAE 21434:2021《Road vehicles — Cybersecurity engineering》国际标准认证,对应搭建完成各种符合标准要求的流程模板,并在多个量产项目进行了开发使用。这标志着华阳集团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达到了国际法规要求。
“我们相信,智能化的趋势一定是奔涌向前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强’监管下做好安全建设,搭载这驾驶辅助系统的产品渗透率仍将不断提升。”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监管)对像我们一样(在安全领域)积累较深的企业,是一种利好。”
勇立潮头 不畏竞争
“今年的上海车展,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热闹’,证明着我们国家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进步,也侧面印证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不惧竞争,拥抱变化,在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的同时,以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及领先行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
“我们观察到行业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不断延伸,也观察到行业内的玩家多、竞争激烈。但我们更自信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化水平和进程在世界范围内‘一骑绝尘’,市场的规模、多样性是我们的底气。”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样的,我们也观察到,行业在前期的高强度激烈竞争下,开始呈现出某些新的趋势,例如整合、出清。由于竞争态势的延续,由于行业回归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在随后的行业发展中,此前积累深厚、流程完备、敏捷灵活的企业将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2024年,行业竞争“内卷”化的背景下,华阳集团逆风飞扬,实现多维度突破,销售和利润双高增长,无疑增强了其在后续发展中的自信。“一方面我们会巩固在汽车电子业务领域中HUD、CMS、座舱域控、无线充电等产品线的优势地位,以及精密压铸业务领域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探索差异化的呈现。”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底气来源于实力。2024年,华阳在其市占率持续领先行业的HUD领域,再次刷新行业纪录:单年就突破了百万套的出货量,累计出货量已经突破200万套!

“例如在HUD产品领域,我们在年内就可以实现国内首家量产上车的P-HUD产品,可将行车信息、娱乐信息、ADAS信息等内容投射到风挡玻璃下边缘处,产生的清晰稳定图像可以横跨整个挡风玻璃,实现‘A柱到A柱’的显示区域。再例如,智能座舱的演化路径上,我们把声学融入其中,这次我们展出的声学体验舱,采用多通道数字功放平台、23个扬声器,实现了7.1.4沉浸式体验,提供多达五个聆听位、六种EQ风格及七频段自定义均衡,利用座舱的算力优化了声学系统的表现。以此为代表,我们相信,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既是我们产品努力的方向,更是智能化为消费者提供巨大价值之所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群聊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