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充满科技感的HUD、双15.7英寸的中控屏和副驾驶屏幕连成一体、后排上方配备一块15.7英寸的车顶娱乐屏、以及方向盘上的一块安全驾驶交互屏。
理想还仅仅是这波“屏幕攻占座舱”大潮流中的一个车企,并且甚至算不上是最吸引眼球的一个。
去年底,奔驰EQS正式上市,其总宽度达1.41米的超联屏刷出了满格的科技感,也诠释了车载屏的发展潮流——大屏化、高清化、多屏化。
车载屏数量、尺寸、类别的增加,底层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内在驱动。
不同于单纯的交通工具,“智能移动空间”成为新的汽车属性。在这个空间中,汽车将为乘客提供大量的娱乐、交互信息;与此同时,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车路交互需求也在激增,这与之前单纯油耗、时速等车辆状态参数的显示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两个概念。
在智能汽车上,屏幕与音响、灯带、麦克风、传感器等硬件组合在一起,支持丰富的智能应用得以实现。更大、更多,以及更好的屏幕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硬性需求。
基于此畅想未来,要想完美支持各种迅猛发展的智能应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载屏呢?
简单来说,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高亮度:在白天强烈的光线下,仍能呈现出超高亮度,观看视频不需要任何遮挡,足够清晰不晃眼;
- 高可靠性:在低温或高温等极端车辆运行环境下,显示屏能够稳定反应,保证安全;
- 高分辨率:更高的视觉体验效果;
- 透明性:HUD、挡风玻璃屏、车窗侧面显示,以及透明A柱等需具较高的透过率,既能显示信息,又不影响驾驶人视线;
- 低功耗:当屏幕数量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甚至全座舱玻璃都成为屏幕之后,低功耗便成为一个必要条件。
想象一下,坐在飞速驰骋的汽车上,一边享受和煦阳光的温暖,一边体验游戏冲杀的快感,画面清晰艳丽、屏幕反应跟手,晃眼、模糊、卡顿统统不存在,有的只是完全不输PC游戏的使用感。
这样的体验,谁不想拥有呢?
事实上,这样的屏幕已经存在了,甚至,也许就在几年内,这些屏幕就可以量产上车。
这种屏幕就是Micro LED屏幕。
不完美的屏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车载屏——传统仪表盘就用在了汽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载屏幕的数量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
目前,车载显示屏主要可分为四类:仪表屏、中控屏、抬头显示屏(HUD,用于投射到挡风玻璃上显示信息)、副驾及后座娱乐屏。此外,透明A柱等也开始逐步渗透。
而将来,随着屏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座舱内所有的透明玻璃都可以作为显示屏幕。随之,汽车座舱将成为一个沉浸式、可交互、虚拟的智能移动空间。
随着屏幕在座舱内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车载屏的市场价值也在急剧增加。
Global Market Insights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显示屏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50亿美元翻倍增长至300亿美元。
CINNO Research则预测,2020年到2025年,Micro LED屏幕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4%,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1.4亿片。
在迅猛发展的车载屏市场,目前有TFT-LCD、OLED以及少量的Mini LED几种产品,遗憾的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都是“不完美的屏幕”。
车载屏幕属于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目前主流的产品是TFT-LCD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产品有明显的优势,成本低、寿命长,然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对比度低、显示效果差,屏占比低。
对于经常在强烈光照条件下使用的车载屏来说,LCD 屏幕最突出的缺点就是对比度低、亮度低造成的“画面糊”的体验,也因此,大大限制了车内观赏视频的体验。
对比度低是由其构造决定的天然劣势。
液晶本身不发光,需要在背后有光照亮它,即"背光"。问题就在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是由荧光灯管整块点亮,显示黑色时,光透过黑色会显灰。这就像我们用手电筒照射手掌,透过来的光偏红一样。
就目前而言,满足简单的性能显示,以及导航、听歌、短视频等初级功能,这种屏幕的缺点并不明显,但随着智能座舱功能迅速进化,影视、游戏、娱乐等功能进一步丰富之后,这种屏幕的缺点就会变成致命的短板。
于是,对比度更高的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屏幕开始登上汽车。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它用自发光的有机二极管解决了背光造成的黑色显灰的问题,显示黑色的时候可以直接关闭黑色区域的像素点,从而达到几乎纯黑的效果。
也就是说,LCD屏幕对比度低的问题,在OLED这几乎是不存在的。
但由于OLED屏幕造价较高,因此我们目前还只能在一些高端车型上看到。
例如,理想L9的中控屏、副驾娱乐屏以及后舱娱乐屏均采用 3K车规级OLED;
蔚来ET7配置12.8英寸柔性OLED中控屏、2.18英寸圆形柔性OLED显示屏NOMI人工智能助理;
售价高达百万的奔驰EQS则在主驾驶仪表屏、中控大屏、副驾驶娱乐屏配备OLED屏。
价格贵并非根本问题,一般可通过增加生产规模以及提升生产技术等手段解决。
OLED更致命的问题是质量问题,烧屏。
这是由于有机材料衰减较快,同时OLED每个像素点自发光,每个像素点由红色(R)、绿色(G)、蓝色(B)三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工作的时间不一样,比如,有的像素点显示蓝色的时间长,那么蓝色衰减就会更多,日后再显示蓝色的时候这个像素点的蓝色就要比其余的淡,红色、绿色情况也一样。
烧屏问题本质上是,屏幕在长时间显示某个静止图像后,某些颜色就会过度衰减,从而留下该图像的残影,并且这个残影是永久无法消除的。
虽然OLED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被广泛商用的一项技术,然而这个问题至今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此外,与室内使用场景不同,车载屏会经历更极端的高低温环境,其有机材料衰减的速度会更快,因此寿命更短。
而相对于手机、电视而言,汽车的生命周期又更长,显然OLED并非那块最理想的屏幕。
由此,人们又在传统液晶屏的改进上想办法,Mini LED应运而生。
Mini LED 是2015 年前后被提出的中间方案,作为液晶显示的背光以优化液晶效果。
传统的、由荧光灯管整块点亮的液晶屏的背光进一步升级,采用LED(发光二极管)做背光,便可以像OLED那样,实现分区控制背光开关,保证黑色的纯度。
Mini LED的优势在于,凭借更小的尺寸,实现更精准的控制,让显示效果更好,同时无机材料保证使用寿命更长。
然而,这个技术只能算是基于液晶屏显示的优化方案。
在车载屏上,目前的应用基本也是将其作为背光,Mini LED直显技术本身则没有办法应用在车载屏上,这是因为Mini LED直显间距较大,近距离观看时,像素点较为明显。车载屏幕的LED直显方案,需达到Micro级别。
Mini LED+LCD的方案在性能上已经提升了很多,因此,目前也已经有了应用实例,例如凯迪拉克Lyriq 就搭载了 33 英寸 Mini LED 显示屏。
也许可以说,Mini LED是当下车载屏的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但远远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例如,Mini LED可弯曲性差,那么应用场景就受限,曲面屏将无法实现;其亮度也依然不能完美解决阳光下观看的要求。
至此,所有市面上的车载屏解决方案都存有遗憾。
问题终结者出现
Micro LED则是那块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的“完美屏幕”。
2010 年前后被业界发掘的 Micro LED 与 OLED 思路相似,也是通过一颗颗细小的发光二极管(LED)自发光来解决黑色显灰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LED是无机物,就克服了OLED寿命短、烧屏等问题;Micro LED芯片尺寸(小于50微米)和间距又远远小于Mini LED(50微米-200微米),这就解决了Mini LED车载屏无法直显的问题。
来源:B站视频《MicroLed产业近况梳理》
除此之外,Micro LED还有众多适用于车载屏的独特优点:
- 反应时间达到纳秒级(LCD为毫秒级,OLED则为微秒级),对于越来越多的车内交互功能可以提供丝滑的操作反馈;
- 寿命比液晶屏还要长,与较长的汽车生命周期需求更契合;
- 从-100℃到120℃都可以工作,对于极限的野外条件有更强适应性;
- 亮度已经可以达到100万尼特,远远超过人眼可以感受的最高值,这意味着即使在日光下看屏幕也完全不存在看不清楚的问题;
- 在透明性上,錼创与天马合作,已经推出了透明度>70%的Micro LED屏;
- 与LCD、OLED相比,能耗最低。
我们感受最直接的便是屏幕亮度,与之相关的是对比度——对比度高的图像,从明到暗的层次与细节会更丰富,也就是亮的更亮,黑的更黑。
如前文所述,MicroLED可以通过关闭LED实现极致的黑,与此同时,其高亮度特性又可以实现极致的亮。
来自香港的Jade Bird Display(JBD)2018年就曾展示了亮度高达100万尼特的MicroLED显示屏。
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电视的亮度在300-500尼特,要在日光下观看效果良好,则需要亮度达到700尼特以上,苹果最新发布的27英寸5K视网膜显示屏亮度为600尼特,而人眼能适应的光强度则为3000尼特。
也就是说,Micro LED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眼能够适应的最大强度,这对于抬头显示(HUD)等应用极具意义。
数据来源:《Micro-LED 显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挑战》
无疑,单单从产品性能上来看,Micro LED无可挑剔,也因此,被大量业内人士视作是终极屏幕,不仅会替代现在的车载屏,也不仅是AR、VR领域,而是一切屏幕的替代者。
其实,从第一款Micro LED产品面世到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然而如此优秀的一款产品,在生活中却鲜有实际应用。不难想象,是技术与成本卡住了Micro LED商用的步伐。
遭遇量产难题
Micro LED微显示技术是将传统LED薄膜化、微小化和矩阵化,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至微米级,并在一个芯片上高度集成的固体自发光显示技术。
Micro LED 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磊晶成长(Epitaxy Growth)的工法,也就是在晶圆片上通过化学方法,让晶圆片"长出"一层半导体薄膜的技术。
这层半导体薄膜也就是外延层,再透过切割或蚀刻(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的方式,将其切分成微米等级(通常为50μm以下)的晶粒,即Micro LED。
要做成 Micro LED 面板的话,还得分别将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的 Micro LED 晶粒,从晶圆片上分离开来,再依 RGB 交错排列方式,通过巨量转移技术键合到含电路结构设计的驱动背板上,组成 Micro LED 面板的基本雏形。
由于 Micro LED 体积极小,间距极窄,而数量又极其庞大,因此对其制造技术的精准性与高效性都要求极高,难度颇大。
比如,在芯片制造环节,对于外延片的制作要求就相当高。
- 晶圆波长差异必须保持在 2nm以内,因为差异大于2nm,人眼就可以分辨,会看到明显的偏色;
- Bow (边缘翘起度) 小于50μm,如果翘起度大于50μm,就会对光刻时候的线框把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 Particles & defects (颗粒缺陷)< 0.2/cm² ,无分拣 。
符合以上所有条件,才算一个合格的外延层。
再比如,封装环节的巨量转移(Mass Transfer )技术更是长期以来的最大难点。
巨量转移简单说就是,芯片制造完成后,把巨量的微米等级的LED晶粒,透过高准度的设备,将之布置在目标基板上。
所谓“巨量”是什么概念呢?
一块4K分辨率的 Micro LED电视屏幕,约830万(3840*2160)像素,一个像素包含有 RGB 三个子像素,也就是 2490(830*3) 万颗 Micro LED 晶粒。
若以传统 LED 的取放速度,每小时2万5千颗来计算,完成转移需要超过41天。
巨量转移的难点不仅在于速度,还在于良率。一般来说,良率达到99.9999%(俗称六个九),且每颗芯片的精准度必须控制在正负 0.5 μm 以内才能够真正实现量产。
这意味着,一块 4K 分辨率的的屏幕制成,需要转移2490万颗晶粒,并只允许有3颗坏点。
此外,成品检测、修复也面临难题。
LED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这些技术无法直接套用在尺寸极为细小的 MicroLED上,因为检测速度太慢了。
单块 Micro LED 屏幕上集成的晶粒高达几千万颗,同时这些晶粒之间的距离小于0.1mm,甚至小于0.8mm,因此检测修复需要极快的速度以及极高的精准度。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产,除了要克服以上种种技术难点,还要面对产线和供应链是否完备的问题,Micro LED制作是一个精细分工、高度协同的产业,高精尖微型设备以及制作材料的供应是否充足,都会在量产中产生大的影响。
行至商业化前夜
一系列难点就像绳索,束缚住Micro LED 规模化商用的步伐。
也因此,从2000年德州理工大学首次提出Micro LED技术理论以来的多年间,几乎没有人敢确定,Micro LED就一定是最终能够成功的那个技术方案,于是绝大多数厂商都仅仅是把Micro LED作为备选方案投入研发。
台湾人李允立则是那部分极少数坚定选择Micro LED技术方向的人,而他创立的錼创,也成为推动Micro LED技术实现突破的关键企业。
李允立199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之后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跟随氮化镓(制作Micro LED衬底的主要材料)材料科学家 Fred Schubert 进行研究。
Schubert 是LED产业重量级人物,英国剑桥大学教科书《发光二极体(LED)》就是由他编写。
返台后,李允立在台湾大学光电所担任助理教授,几年短暂的教学生涯后,他决定投身业界。
2014年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允立集结一群想要“改变世界”的伙伴,立志为氮化物产业带来新思维。
錼创在 Micro LED 研发方面的进展很快引起了合作伙伴三星的兴趣,最终三星入股錼创,并成为其最大股东,持股超过两成。
三星之后,又有不少行业巨头开始关注到錼创,晶电、友达、联电、光宝科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其中晶电持股将近两成。
八年过去,錼创在Micro LED技术的传统难点,例如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环节都取得了技术突破。
早在2020年4月,錼创营销总监刘应苍就宣布Micro LED的三大难题,即巨量转移、检测以及修复,錼创都已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良率甚至可达到100%,这也将直接推动整个行业成本门槛的降低。
从Micro LED模组的成本构成来看,目前芯片大约占35%-40%,驱动背板约占20%-30%,生产制程约占20%-30%。
这三方面也就成为降成本的关键条件:芯片越小成本越低,这也是Micro LED在AR、VR等超小型显示应用领域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驱动背板成本的突破;制造环节成本的降低,例如巨量转移技术的突破可以提升良率,进而减少检测修复工作量,成本降低。
成本还要降低多少才足够支持商业化?而这又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呢?
李允立给出的商业化时间节点是2025年。2020年11月,李允立提出,MicroLED显示器的成本必须降低95%,才能让MicroLED真正成为主流显示技术。“MicroLED成本在5年内下滑95%,打开平面电视等主流应用市场,是有机会达成的目标。”
李允立表示,巨量转移的成本将在2025年下降至大约每平米2.3元人民币左右。
这仅仅是生产制程环节的部分成本,与成品成本概念不同。不过,对比目前市场上成品的价格,还是能感受到价格下降的巨大落差。
例如,三星110英寸4K MicroLED电视,报价约为15万美元,每平米售价折合人民币高达25万元。
按照生产制程环节成本占比20%计算,生产成本为5万元/平米,而巨量转移又是生产制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此比较,2.3元/平米的巨量转移成本,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成本收缩。
在检测环节,目前錼创已经将检测速度提升到每秒超过1万颗MicroLED,也就是完成一块4K分辨率的Micro LED屏幕的检测,仅需要41分钟。
此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技术的进步,在降低成本中的叠加作用明显。
在晶粒制造部分,衬底越大,晶粒越小,成本越低。例如,4英寸衬底面积利用率75%,而6英寸的衬底面积利用率就可以提升到84%;再以4英寸硅片为例,切100um的芯片数量是300um芯片的9倍。近年来大尺寸硅衬底的应用让成本进一步下降。
来源:B站视频《MicroLed产业近况梳理》
在芯片制造部分,2020年12月,加拿大Micro LED初创企业VueReal在倒装芯片技术上获得突破,良率超99.9%,而此前业内良率低于90%,仅这一个环节的提升,就意味着每个显示器的检修加工成本可降低数千美金。
根据錼创掌握的数据,仅2021年,Micro LED显示器的成本,已经比2020年降低了50%左右。
其实不止李允立,业内也有不少人的看法类似。
例如,晶电董事长范进雍也曾在2020年表示,未来4年Micro LED电视数量将增长十倍,2025年可望达到100万台规模,比OLED发展将近十年才跨入百万台电视门槛的速度还快。
今年3月3日,晶电斥资6.1亿元新台币购得台湾竹南科学园区一处厂房,范进雍称,这是为两三年后 Micro LED 量产做准备。
在无锡,利晶(利亚德与晶电合资成立)的Micro LED 基地也于2020年建成投产,按照规划,2023年至2025年扩产,Micro LED自发光显示大规模量产。
对于AR、VR等领域的应用,产业化将会更快,李允立预期,最快两、三年内,可以看到更多Micro LED导入AR、MR走向产业化的机会。
当然,这些仅仅代表了最乐观的那部分企业的判断。
TCL华星光电是Micro LED 的重量级玩家,TCL电子研发中心光学系统工程师季洪雷博士就向《建约车评》表示,不能认同錼创的判断,“(未来三四年)虽然Micro LED的价格会下降很多,不过下降到原来价格的5%,这个太夸张了。”
相应的,华星光电与錼创的节奏也有较大差异。
2020年7月,华星与三安半导体成立联合实验室,同年10月展示了一款4英寸 Micro LED 原型,12月,两家公司合资创建芯颖显示科技,专注于 Micro LED 研发。今年1月,芯颖投资3亿元在厦门建设Micro LED研发平台。
其他大陆厂商与华星的节奏类似,对于Micro LED 的研发,多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并有概念产品展示。
布局专利 抢夺议价权
对于 Micro LED的应用前景,业界观点并无分歧。即使对于时间节点判断不同,然而,该来的总会来。
屏幕制造是一个技术频繁迭代的行业,就像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曾提出的显示面板行业生存定律: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须提升一倍以上。
当下的Micro LED技术仍然处于各家自行探索研发,远远没形成通用标准的时期,这其实意味着,一旦自家研发的技术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那这家企业就将可能成为行业技术霸主。通过技术垄断,获取大量客户,通过技术转让,获取巨额收益。
掌握最前沿的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拥有了议价权,也意味着在这条长长的产业链上可以切走最大份的蛋糕。因此,行业巨头们在Micro LED技术研发上丝毫不敢懈怠。
2002年,第一项Micro LED专利申请出现,此后15年间,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但平均数量并不多。直到2017年开始,专利年申请量开始大幅提升,技术瓶颈的纷纷突破与越发密集的专利布局,都预示着这个行业已经行至市场化前夜。
数据来源:《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技术的专利分析》
来自Yole 2021年的数据显示,Micro LED显示相关专利的数量已经超过8900项,由近480个组织申请,进入这个行业的玩家越来越多了。
在这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苹果与三星这一对“冤家”。
苹果是一贯强势应对供应商的屏幕使用大户,而三星则是偏不信邪,凭借先进OLED技术成为拥有议价权的独家OLED屏幕供应商。
凭借iPhone X屏幕独家供应商的身份,三星一家拿走iPhone X成本的1/5。一向强势的苹果并不想咽下这口"窝囊气",于是积极扶持三星的竞争对手LG,无奈技术门槛突破并不简单,LG并没有形成气候。一直到iPhone 12的OLED屏幕,依然高达80%都来自三星。
苹果与三星,一个是吃够了苦头,一个是尝过了甜头,更何况随着苹果进军造车,苹果终端的屏幕应用数量将急剧增加。所以,在下一代屏幕技术的研发上,他们就成为了投入最积极的两家,都想在下一轮的较量中占个上风。
不过,看起来,这一次三星要赢苹果恐怕没那么简单。
据Yole估计,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有超过50亿美元用于Micro LED技术研发,这其中,苹果一家公司的内部研发投入占比26%,高达13亿美金。
根据2021年4月Yole发布的统计图可以看到,苹果已经获取的专利数量最多,而三星近年大幅加码,其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则远远超过苹果,并且其专利总量也略高于苹果,跃居全球第一。
不过三星与苹果发力的方向略有不同,三星主攻的是大尺寸屏幕,例如在2021年初推出了家用110英寸Micro LED电视;而苹果则主攻小尺寸AR、VR用屏幕。
紧随三星苹果之后的,是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厂商,数据显示,京东方、华星光电的专利拥有量都进入了世界前十。
此外,中国台湾的友达光电、錼创科技,以及韩国的LG、日本的索尼等都是掌握Micro LED技术的重量级选手。
大玩家排兵布阵
由于技术迭代迅速,技术霸主更替频繁,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几十年间,屏幕行业的市场格局已经历多次变迁。
在上一轮的屏幕之战中,日韩在技术上占据上风,中国大陆则成为最大产地,而中国台湾则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转折。
如今,Micro LED的时代正在蓄势,新一轮洗牌又将开始。
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这些地区的厂商凭借强大的技术储备,获取了抢夺产业链霸主地位的资格赛入场券,各自背负着曾经的光荣与遗憾,凝神等待新赛事开局的一声枪响。
在一个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的产业,很少人寄希望于单枪匹马地夺胜,在厂商内部研发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厂商间的合纵联横也在迅速布局。
得益于曾经的辉煌,台湾的面板产业从IC设计、LED制造、显示器面板厂,到系统整合厂商,不论是供应链,还是产业链均相当完备,再加上近年台湾厂商在Micro LED技术上的发力,使台湾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链接点,美国、韩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厂商都与其关系密切。
2014年,为了制衡三星,苹果公司开始加码Micro LED布局,收购台湾企业LuxVue ,一举将Micro LED炒热成举世皆知的技术。
2020年,苹果又投资100亿新台币,在台湾新竹科学园与晶电、友达合作建厂,准备为接下来的iPhone、iPad 供应Mini LED 与 Micro LED屏幕。
三星则选择了牵手錼创,如前文所述,三星是其最大股东,持股超过 2 成。
在上一轮台湾面板产业衰落的原因中,缺乏下游需求支撑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这一轮的布局中,牵手市占率庞大的大陆企业,是台湾企业本能的冲动。
例如,錼创与天马的合作。
天马主要通过Tier 1供货,其全球国际客户(Top24 Tier1)覆盖率达92%,中国自主品牌(Top10)覆盖率达100%。
中研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天马持续稳居第一名的位置,上半年取得13.9%的市场份额。
目前,錼创与天马已经推出多款车用Micro LED产品。例如,2021年推出的7.56"柔性 Micro LED显示屏,可应用于车载显示等领域。
除了与台湾企业联手,中国大陆厂商也在寻求与美国、韩国等企业的合作。
例如,京东方牵手美国公司罗辛尼(Rohinni),三安光电牵手三星等。
索尼也是Micro LED 领域不可忽视的一大玩家。索尼在2016年推出的Crystal LED黑彩晶显示器被称为大尺寸Micro LED显示器的鼻祖。经过多年迭代,黑彩晶扩展到了多个型号,性能更加优异。
随着智能电动车的爆发式发展,车载屏市场也将迎来Micro LED的争夺战。目前,在车载屏市场布局的Micro LED玩家越来越多。
例如,天马正在探索透明Micro LED、柔性Micro LED以及无边框Micro LED在汽车显示上的应用;维信诺、利亚德、国星光电等宣布将布局车载显示等领域;台湾工研院与錼创的四年合作计划,也把车载屏应用列为了重要方向;韩国企业首尔半导体也已经有车载微型显示器产品展出等等。
与此同时,一些科技巨头新玩家也纷纷入局,精力则主要集中在AR、VR领域。
例如,2021年9月,小米发布智能眼镜探索版,通过Micro LED光波导显像技术,实现信息显示、通话、导航、拍照、翻译等全部功能。
2016年,Facebook 旗下的 Oculus 收购了位于爱尔兰的 Micro LED 显示器开发商InfiniLED。Oculus 没有说明 InfiniLED 的显示解决方案计划,但 Oculus 很可能对下一代 VR 显示器感兴趣。
谷歌(通过旗下风投公司Gradient Ventures)、摩托罗拉、惠普、LG 等公司则共同投资了 Mojo Vision,该公司在2019 年 5 月宣布开发出了 14000 PPI Micro LED 微型显示器。
Conclusion
目前的Micro LED市场,在室外大尺寸商业屏和小尺寸AR的应用上进展迅速,而属于中小尺寸的车载屏则进展相对缓慢。
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商业屏幕本身造价高,对于价格不敏感,更容易消化Micro LED的技术成本;
其次,在大尺寸屏上实现巨量转移的难度相对较低,这就可以提升良率,降低成本;在AR上,由于不需要太高的分辨率,例如小米的Micro LED智能眼镜,分辨率仅为640×480,也就是只有92万个晶粒,巨量转移难度较小,成本较低;
最后,Micro LED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受芯片尺寸影响,AR、VR应用中,芯片较小,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而汽车屏幕属于中小屏幕,处于上下都够不着的尴尬境地,成本上不具优势,汽车客户又都是个人消费者,很难对价格不敏感。因此,价格就成了Micro LED上车的最大门槛。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Micro LED技术其实意味着巨大的崭新可能性:
更亮、更清晰、更稳定、更节能的Micro LED屏幕将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硬件支持之一;
AR、VR则是崭新的应用场景,例如蔚来已经推出了 NIO VR Glasses,而更为普遍的应用则是AR HUD的上车。Micro LED已经在AR领域进展迅速,这些进展完全可以移植到车内,丰富智能座舱的应用;
智能车灯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特斯拉的圣诞灯光秀已经展示了智能车灯的魅力,这正是Micro LED 可以大展身手的领域,通过更精细的控制、更高的亮度实现更完美的车灯娱乐和交互。
Micro LED技术就像是为各种汽车智能应用提供了一条更宽阔、更平坦的道路,借由这条路,汽车这个未来的智能移动空间才能够迭代得更迅速,也更精彩。
也正因此,屏幕新玩家的入局也会成为可能,除了传统面板厂商、科技巨头,车企也有可能成为新型玩家,正如苹果对手机屏幕的强势切入。
Micro LED上车的一出好戏,刚刚开始。
- 完 -
参考资料:
B站视频《MicroLed产业近况梳理》
UP主:冬梅大桥
The original article was posted on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Smart Car Club."车载屏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