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速腾聚创发布了固态补盲激光雷达E1。官方介绍,这款补盲激光雷达具有性能优,成本低,稳定性好的优势,将会成为下一阶段激光雷达企业争夺的新战场。
几乎同期,禾赛科技、亮道智能等激光雷达企业也先后发布了补盲激光雷达产品,杀入这片领域。
尽管此前一径科技已经布局了补盲激光雷达,但上车的比例并不高。作为国产激光雷达领域的头部玩家,速腾聚创的进场也意味着激光雷达正式迎来了补盲新战场。
长距激光雷达的战争已经结束
很多人疑惑,2022年被称为是激光雷达上车元年,主要以长距激光雷达为主,这个领域才刚开始起步,怎么激光雷达厂商又开始“卷”向了补盲领域?
表面上看,激光雷达市场仍处于激烈的争夺战阶段。尤其是近期镭神智能、北醒光子,探维科技等企业都先后发布了高性能激光雷达,并且有些已经拿到了车企订单。
然而在激光雷达头部玩家看来,长距激光雷达的战争其实已经结束了。他们认为,激光雷达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性能之争向生产制造,SOP标准等系统能力上进化。头部玩家在这方面已经拥有深厚积累,可以通过系统化能力不断与对手拉开差距。
一个较为明显的案例是,根据主机厂反馈(激光雷达上车前需要上车至少一年的实测验证),前期上车的激光雷达经过一段时间会出现性能下降,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几乎所有激光雷达公司都无法避开这些早期问题。
原因在于,激光雷达属于新兴产业,没有完善的生产工艺体系、SOP标准,都是企业各自为政,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过车规、保量产。
由于行业处于“一盘散沙”阶段,每个车企都有自己对“车规级”的理解,很容易造成市场鱼龙混杂,检测不规范的情况;“生产制造”则更多强调激光雷达的SOP标准以及产业链条的完善度,以保证激光雷达快速铺开市场。
这些问题都需要头部玩家发挥先导作用。速腾聚创认为,充分验证是激光雷达量产的前提,所以它建成了激光雷达企业中唯一获得CNAS认可的车载激光雷达实验室,可以自主完成激光雷达120项性能测试。
在生产端,速腾已经形成了激光雷达的智造集群,每12秒就能下线一台激光雷达。
在这些系统能力支撑下,头部玩家能够快速推出产品,并且不断升级迭代。比如同样一款速腾M1机型,不同主机厂安装位置不同,对激光雷达的型号要求也不同,基于完善的智造集群,SOP标准,速腾能够快速生产多款产品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并且能够在一些通用标准下快速升级迭代产品,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重视制造已经是头部激光雷达玩家的共识,禾赛科技CEO李一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甚至可以将生产能力看成激光雷达研发的一部分。
他认为,如果分两个阶段来看,前期激光雷的竞争主要在生产制造,中后期主要在软件芯片。在制造驱动阶段,激光雷达的产业会相对分散,每个企业都有机会,而在芯片驱动阶段,产业集中度会非常高,市场会呈现明显的寡头效应,比如头部企业占据60%的市场份额,中部的占据2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0%留给尾部。
在头部激光雷达企业看来,其实长距激光雷达战事已经结束了,因为它们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制造流程,SOP标准,以及产能集群等。下一阶段必须要加速向固态激光雷达发展。而速腾聚创们选择开辟补盲激光雷达新战场的预判也来源于此。
补盲激光雷达是否“伪需求”
最近,国外激光雷达企业遍地哀嚎,Velodyne与Ouster合并,Ibeo破产,Quanergy退市,Luminar亏损加剧,各种坏消息层接踵而至,甚至一度滋生了外界对整个激光雷达市场的悲观情绪。
国外激光雷达企业连续触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具体的落地场景。以乘用车为例,国外激光雷达落地场景主要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而L2++级的辅助驾驶市场需求非常少。在L4级自动驾驶真正到来之前,激光雷达企业基本都在负重前行。
而国内则恰恰相反,以国内头部几家企业来看,前不久,禾赛科技宣布成为首个激光雷达月交付过万的企业。
速腾聚创官方数据显示,其在全球范围内揽获头部车企超50款车型定点订单。到今年底,将有11款车型项目进入SOP。
国际金融分析机构S&P Global(标准普尔)2022年调研分析数据显示,速腾聚创车载前装全球市场已公开获得定点合作汽车企业数量达18家,排名世界第一。
国内激光雷达上车异常火爆与国外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其中,L2++级高级别辅助驾驶堪称最大功臣。这也直接助力速腾聚创登上车载激光雷达头把交椅。即便后入场的探维科技,北醒光子等企业也都拿到了车企定点,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归根到底一句话,激光雷达要落地,必须要有实际的使用场景来承接。
具体到补盲雷达来看,顾名思义,就是补充盲区的激光雷达,起到补充作用。在真实场景中,它是否被需要,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出现,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商业问题。
布局补盲激光雷达的企业认为,在泊车和车企们大力推广的城市NOA场景,补盲激光类还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以泊车为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泊车方案都是基于超声波雷达和摄像头来完成,但是摄像头受光线影响较为严重,在昏暗的地下车库很容易出错。超声波只能检测到障碍物,却无法识别具体形状。
城市NOA低速场景也面临同各样的问题,它主要基于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来完成,无法生成障碍物的具体形状。
补盲激光雷达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补盲激光雷达也是对感知场景的一种补充,与现有的任何一款传感器都不矛盾。它可以对某些传感器进行替换,也可以与其他传感器混合使用。
然而,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在安全需求并不是那么高的泊车等场景,如果成本过高,补盲激光雷达存在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如出一辙,当年长距激光雷达碰到的问题,在补盲激光雷达上一个也不会少。
事实上,企业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以速腾聚创的E1来看,官方的说法是,2颗E1的价格小于一颗M1的价格,以一颗M1价格400美金来算,单颗E1的价格在200美金左右,折合人民币大概1400元,相较于摄像头依然贵不少,但是相较于长距激光雷达已经便宜了很多。官方表示,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上来,成本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
关于补盲激光雷达的重要性,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甚至将其形容为L4车载激光雷达感知的“最后一块拼图”。
速腾聚创以攻为守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雷达及其相关企业超过1万家。激光雷达占据绝对主角,这片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头部企业凭借较早布局取得了一些先发优势,下一阶段如何持续保持领先,是每一个头部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速腾聚创给出的答案是以守为攻,主动发起的战争,将整个行业“卷”向补盲激光雷达领域,甩开对手。这一做法得到了禾赛、亮道等企业的响应。
以近期公布的3家企业来看,它们在补盲雷达上各有侧重。速腾聚创介绍,E1的水平和垂直FOV分别是120°和90°。亮道智能发布的LDSatellite™的水平视场角为120°,垂直视场角为75°。禾赛FT120的水平视场角为100°,垂直视场角为75°。
有人认为,补盲雷达对安全的影响没有那么重要,没有必要过分计较10°、20°的差距,最终还是看成本和稳定性的综合评估。
但速腾聚创坚持认为,E1的FOV视场角设计都是对现实使用场景的深度考虑。以水平方向来看,如果水平视场角是120°,配合120°的前向雷达,3颗刚好可以完成全车360°的视野覆盖,而如果是100°的视场角,其实还有20°的视野盲区,需要再加一个才能实现全视野的覆盖,那又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速腾E1的垂直FOV设计也极具侵略性。速腾认为,90°垂直FOV能够在视场下沿尽可能贴近车身,并将感知区域的地面盲区压缩到20厘米以内;并且可以将垂直FOV保留8°左右的上扬,实现更多的覆盖。
在测距能力上,E1的测距能力为30米@10%,最远测距120米。30m的测距能力可以完整探测6车道外的切向来车,覆盖双向12车道十字路口场景。
禾赛FT120最远探测距离为100米,近距离的极限是5厘米。最高可做到192,000点/秒的点频,支持5-60Hz的扫描频率。
禾赛FT120的最小外露尺寸为50mm×70mm,亮道LDSatellite™的大小为48mm×88mm。
量产落地方面,亮道智能表示正在建设产能50万台/年的全自动生产线。预计明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届时LDSatellite™将进入生产验证阶段;禾赛表示目前已经获得超过一百万台定点,预计明年下半年量产上车;速腾差不多也是明年下半年量产上车。
三者的共性在于,补盲激光雷达都采用Flash纯固态技术路线。从机械式到半固态,再到纯固态激光雷达,背后是技术路线的不断演进。
纯固态是激光雷达的终极方向,技术路线主要有Flash和OPA两种。综合工艺、成本和性能来看,Flash是目前固态激光雷达在技术方案上的最优解。其工作原理是在短时间内直接发射一片激光覆盖探测区域,再用高度灵敏的面阵接收器来接收,并且绘制点云。Flash技术路线功率密度低,探测距离短的特性也决定了其更适合近距离的补盲。
尽管技术路线如此趋同,速腾依然在尽可能捍卫其“卷王”的地位。官方介绍,E1的接收端芯片采用3D堆叠工艺,将SPAD阵列和高性能SoC集成到一颗芯片,简化系统链路、降低成本,可以直接处理生成点云。
在发射端芯片,目前业内主流的是一维扫描方案,即一次点亮一列VCSEL线阵,整列发射功率相同,因此无法灵活配置不同区域的能量比例;而E1则采用二维可寻址面阵VCSEL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测距场景实时动态调节局部发射功率,达到最优的能量配比。二维扫描的峰值功率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对功耗及散热更加友好。对于该技术,速腾甚至喊出了“领先行业1~2代”的口号。
无论如何,以速腾聚创为首在长距激光雷达领域站稳脚跟的头部玩家,率先发动了激光雷达下一阶段的战争。长距激光雷达都还没有上车的企业又该如何接招。此举会不会进一步加剧激光雷达市场马太效应的到来,拭目以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圆周智行):速腾聚创发动激光雷达新战争
Welcome to join us.Aibang lidar industry communicationThere are currently 2,700 people, including relevant persons in charge from major lidar manufacturers and OEMs. Click on the tags below to filter
Lidar OEM Autonomous Driving application terminal laser VCSEL light detector sensor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module filter Galvanometer Optical components radome cover adhesive Electronic component semiconductor chip tier1 Parts Non-standard automation Hardware circuit board motor Coating Coating equipment Plastic Products vehicle electronics Surface treatment auto parts equipment Testing Equipment Connector plastic Material software trading acting College graduate School other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