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nary:将所有像素显示为黑白,只凸显出要增强的部分。
-
Labeling:在凸显出来的部分打上标签将其区分出来。
-
Marker:从区分出来的部分提取实际要显示的区域。
-
将提取出来的部分输出到现实画面。
AR引擎的概念
数据收集
数据融合/处理
数据可视化
AR引擎行业现状
目前国内声称可以做AR引擎的公司大多都是之前做AR导航的公司。像百度、四维、东软,甚至腾讯、华为都有自己的AR引擎方案。但大多应该只能做到简单的显示内容,如果涉及ADAS信息这一类,有ADAS/自动驾驶开发经验的公司就会有优势了。
另外AR-HUD的系统开发商除了光学系统外也有很多自己开发AR引擎的,不过他们因为缺少ADAS方面的经验,更多的优势可能在后端的可视化部分。
锐思华创的AR-HUD系统架构图
也有一些Tier1也在布局AR引擎的。大陆因为一直很重视AR-HUD产品,子公司Elektrobit也在开发AR引擎,去年奔驰S级的AR-HUD好像就采用了Elektrobit的AR引擎。LG在大众ID系列上也采用了自家的AR引擎解决方案Conniro。当然这部分并不是Tier1传统擅长的领域,很多也是与专业公司合作的。
大陆的AR引擎,但是透露的信息不多
LG的Conniro
再有就是专业的AR引擎公司。其中奥迪Q4 e-tron采用的是德国Apostera的AR引擎。美国的Phiar是手机AR导航起家,今年CES时和松下进行合作做了演示。
Apostera的AR解决方案,较详细,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前端的数据融合部分是之前有过ADAS开发经验的公司较擅长,而后端的3D渲染、可视化部分则是另外一个领域,一般游戏公司较擅长这块。这部分我们下一次谈HMI部分的时候展开说一下。Stay tuned。
from A to B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Astroys):AR-HUD的软件部分:AR引擎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群聊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