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睿维视
重影是HUD普遍存在的显示现象,它会极大地影响观看体验。本期我们将介绍重影产生的原理以及消除重影的常用方法。
重影的产生
HUD将挡风玻璃作为虚拟图像和真实场景的结合器,来自HUD的光线会经由挡风玻璃反射至人眼,使驾驶员能够看到投影的虚像。挡风玻璃存在一定的厚度,也就是说,它有两个表面。当光机中的一束光线以斜角入射时,因空气和玻璃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光线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表面分别发生反射和折射;而折射后的光线在触达玻璃第二表面之后,会继续发生反射和折射[1]。
由此,同一束入射光线通常会在挡风玻璃的第一、第二表面上发生两次反射,而这两次的反射光线并不会完全重合,两者会以错开的形式到达人眼;如图(1)所示,内外两层玻璃分别反射的光线同时入眼,形成两个内容相同、位置错开的图像[2]。由挡风玻璃第一表面反射的图像是我们需要的主图像,而由第二表面反射的图像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重影。通常重影的亮度相较于主图像更低,主图像和重影图像之间的间距(单位为毫米)或该间距对人眼的张角(单位为′或者mrad)可用于评价重影[3]。
重影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成像质量,而且还会给观看者带来眩晕感,影响驾驶者的行车体验。
图 (1).普通挡风玻璃上HUD重影的产生(非实际比例绘制)
重影解决方案一:楔形PVB膜
针对重影这一问题,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改变风挡中PVB膜的形状及厚度。
挡风玻璃的构造是“三明治”结构,即两层玻璃中间夹着一层PVB膜,PVB膜的主要作用为提高玻璃的抗冲击强度,使玻璃破碎时碎片不飞溅,从而增强风挡的安全性[4]。
普通风挡的PVB薄膜通常为上下统一、均匀的厚度,如图(1)。市面上最常见的消除重影的方法,是将这层PVB膜改装成楔形:从传统的“等厚”,改为“上厚下薄”,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楔形角[5]。
“上厚下薄”导致了楔形PVB膜的一个独特功能:由于楔形角的存在,整个三明治结构的挡风玻璃整体也呈现“上厚下薄”。也就是说,经过玻璃第一表面折射后的光线在触达风挡玻璃第二表面后,反射高度及角度也随之改变,使得入射光线在第一以及第二表面所形成的两个虚像进行重合,从而减弱重影现象(见图(2))[5]。
图 (2).利用楔形PVB膜减弱HUD重影(非实际比例绘制)
楔形膜可以让驾驶员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有效解决重影问题,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楔形膜需要根据每款配置HUD的车型设计,原因在于楔形膜角度与光线入射角度及虚像投影距离(VID)等因素相关,需同时考虑安装位置、HUD光路及风挡造型设计楔形PVB膜夹层[6]。其次,重影的完全消除需要精确的光学和楔形角实现,但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挡风玻璃、楔形膜、HUD、及设备安装的累计公差,重影和主图像无法实现完全重合,特别是在偏离眼盒中心位置的观察角度下。所以即使加了楔形膜,在评价最终成像时,仍然能够检测到一定程度的重影[7]。由此,行业里通常仍会用重影率对HUD进行考核评估,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之下。最后,定制化的楔形PVB膜成本也较高,现阶段楔形膜主要运用于乘用车中。对于其他车型,如商用车及轨道交通等,楔形膜的成本会成倍上升,限制了HUD的拓展及应用[7]。
重影解决方案二:P光透明纳米反射膜
除了楔形PVB膜之外,市面上也随之诞生了其他新型消除重影的方式。
一种消除重影的技术路线为利用光的偏振特性,调控光线入射到挡风玻璃后反射的偏振态,来减弱或者消除重影。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技术路线,我们可以先了解两个概念:光的偏振态和布鲁斯特角。
偏振光与布鲁斯特角
光具有偏振态,自然状态的光(如太阳光)处在随机偏振态,当随机偏振光从一个均匀介质(如空气)传播到另一个均匀介质(如挡风玻璃)时,在两者的表面,一部分光会发生折射,而另一部分光则会发生反射。以光线入射面为基准,把所有不同偏振方向的光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与入射平面平行的和与入射平面垂直的光[8]。学界将前者称为P光(P为德语parallel的缩写),后者为S光(S为德语单词senkrecht的缩写,译为perpendicular),图(1)展示了P光和S光在此光学系统中的定义。
图 (1).P光和S光定义
当偏振光从空气入射玻璃时,会在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图(2)描述了P光和S光在空气-玻璃界面中的反射率[9]。可以看出,在该界面上,S光反射率相较P光较高,即当光线从空气入射到风挡时,反射光线主要为S光。
图 (2).P光和S光在空气-玻璃界面中的反射率
在光从空气到玻璃的表面以57度左右(假设玻璃折射率n=1.5)的角度入射时,P光的反射率为0,这个角度即为布鲁斯特角[10]。当随机偏振光以布鲁斯特角从空气入射玻璃,P光的反射率最低,几乎等同于不参与反射[10]。利用P光在布鲁斯特角下反射率为0的特点,可以进行HUD中重影的减弱或消除。
上文提到,虽然P光反射率为0,S光依旧会在挡风玻璃前后两个表面进行反射,使人眼接收到两个虚像。所以单凭布鲁斯特角并不能解决重影问题。
图 (3).仅以布鲁斯特角入射,重影依旧存在
为了实现无重影投射,我们可以在光学系统中使用一种产生P光的光机,对于整个光学系统来说,由光机产生的线偏光将全部以P光的偏振态射入挡风玻璃。基于P光在空气至玻璃界面的弱反射性[10],以布鲁斯特角入射的P光光线在第一层玻璃无反射,仅有折射;折射的光线会产生P光以及S光,该组合到第二层玻璃的表面会发生反射以及折射,此时少部分的光会经由反射最终到达人眼。因此,通过P光光机以及布鲁斯特角的配合,可以实现重影的消除。
透明纳米膜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虚像亮度,可在使用P光光机且布鲁斯特角入射的前提下,于挡风玻璃内添加一层P光反射膜,可将折射进入玻璃的P光在反射膜处反射,从而提供无重影的虚像。该反射膜一般由多层结构组成,呈现高透明度以及对P光的较高的反射率,业界有称之为透明纳米膜。此外,该膜有时也会在布鲁斯特角左右的一定入射角度内单独使用,或者配合楔形膜进行使用[11]。
图 (4).以布鲁斯特角入射,配合P光光机和透明纳米膜,可消除重影
如上文介绍,使用偏振方法消除重影需使用P光光机、布鲁斯特角、甚至P光反射膜,所以该系统对于入射角度的要求较为苛刻,较难满足不同车型以及挡风玻璃的设计需求,同时该方法也增加了HUD的设计复杂度和成本。此外,当入射角度在以布鲁斯特角为基准、上下一定范围浮动时,P光反射像的亮度会小于原像的1%,也就是说成像亮度也可能会受到影响[11]。
重影解决方案三:Parallel Vector(PV)重影消除技术
不同于上期介绍的楔形PVB膜方案及本文的偏振方案,睿维视发明了平行矢量PV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对核心光学器件自由曲面以及光学系统的设计,无需使用楔形膜或者偏振光,即可实现重影的消除。PV技术已经过4年的开发认证,可适配不同厚度和倾斜角度的风挡玻璃,不同的入射角度,不同的虚像距离VID,以及不同类型的光机(TFT、DLP、LCoS、LBS),已有多个量产项目上搭载了该技术。
#参考来源:
[1]Born and Wolf. (1959). "Principles of Optics". New York, NY: Pergamon Press INC.
[2]Gao Lei. (2014). "Introductionof Head Up Display (HUD)". China Terminology, 16(zk1): 19-21.
[3]Huang Xingzhou. (2019). "Research on optical module technology of vehicle head-up display system". Chengdu: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4]Feng Haigang, Li Lin. (2005).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olyvinyl butyral (PVB) film". Foreign Plastics, 23(10): 42-43.
[5]Wang Hu, Quan Yangke, Guo Hongling, et al. (2008).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automobile windshield". Criminal Technology, 2008 (2): 6.
[6]Derlofske, John Van, et al. (2019). "Invited Paper: New Optical Films for Next Generation AR Head Up Displays (HUDs)". SID Symposium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Vol. 50. No. 1.
[7]Van Derlofske J, Pankratz S, Franey E. (2020). "New film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limitations in vehicle display ecosystem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28(12): 917-925.
[8]Goldstein, D. H. (2017). "Polarized light". CRC press.
[9]Ewart,P. (2019). "Reflection at dielectric surfaces and boundaries. In Optics: The science of light". Morgan & Claypool Publishers.
[10]Brewster,David. (1815). "On the laws which regulate the polarisation of light by reflexion from transparent bodi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05: 125–159.
[11]Van Derlofske, J., Pankratz, S., & Franey, E. (2020). "New film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limitations in vehicle display ecosystem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28(12), 917-925.
-end-


时间安排 | Topic | 拟邀请演讲嘉宾 |
08:45-09:00 | welcome speech | Jiang Yaogui, founder of Aibang |
09:00-09:30 | 汽车智能化趋势下HUD技术趋势及市场分析 | 佐思汽研 创始人 余杰 |
09:30-10:00 | DLP数字光学处理技术在抬头显示器HUD的应用介绍 | TI |
10:00-10:30 | tea break | |
10:30-11:00 | 基于整车开发流程的AR-HUD的技术平台的搭建 | 北汽研究院 褚恒 |
11:00-11:30 | HUD车载抬头显示胶带粘接方案 | 德莎 汽车胶粘剂应用专家 脱勇宁 |
11:30-12:00 | 华阳AR-HUD的软硬件与算法介绍 | 华阳 |
12:00-13:30 | Lunch | |
13:30-14:00 | 抬头显示器HUD创新应用案例介绍 | 知名LCoS方案HUD厂商 |
14:00-14:30 | 精密光学PVD镀膜工艺解决方案 | 广东汇成真空 项目经理 覃志伟 |
14:30-15:00 | 光场在HUD的应用介绍 | 泽景 |
15:00-15:30 | AR-HUD光源解决方案和应用趋势 | 艾迈斯欧司朗 资深系统工程师 周健华 |
15:30-16:00 | tea break | |
16:00-16:30 | 精密光学赋能,助推AR-HUD 产业发展 | 南阳利达光电 副总经理 刘维娜 |
16:30-17:00 | 以HUD视角看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智能制造方案 | 艾特讯 技术研究院院长 董鹏 |
17:00-17:30 | 渗透率快速提升,AR-HUD的机遇与挑战 | 睿维视 |
17:30-18:00 | AR-HUD贴地显示的难点与创新探索 | 智云谷 CEO 侍强 |
18:00-18:30 | 圆桌会议:(嘉宾和议题策划中) 当下HUD产品的市场是在红海还是蓝海? 新四化下HUD产品还有哪些新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HUD产业链的国产供应商的崛起,如何走向全球化? HUD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下如果做好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多种HUD的技术路径碰撞,技术是差异化还是共存? HUD市场规模日益增大,还有多少增量市场的空间? |
主机厂OEM,HUD一级供应商,材料或者设备专业供应商等完整的产业链专家 |
18:30-20:00 | dinner |
Registration method one:
Please add on WeChat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registration details.
Speaking or Sponsoring:
Vander: 15800874409 (same number on WeChat)
auto@aibang.com
Scan the QR code above to register online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报名HUDforum

时间安排 | Topic | 拟邀请演讲嘉宾 |
08:45-09:00 | welcome speech | Jiang Yaogui, founder of Aibang |
09:00-09:30 | 汽车新四化带来的车载创新产品的发展和需求 | 一汽红旗 产品经理 李明徽 |
09:30-10:00 | Mini LED背光源技术在汽车显示屏上的应用 | 瀚达美 研发经理 曹俊威 |
10:00-10:30 | 茶歇 | |
10:30-11:00 | 车载Mini LED背光驱动芯片方案探讨-Lumissil络明芯 | Lumissil络明芯 应用部经理 邱维峰 |
11:00-11:30 | 浅析车载显示屏光学贴合技术与材料发展趋势(暂定) | 派乐玛 技术服务经理 李自华 |
11:30-12:00 | 创新显示技术在汽车驾驶舱的发展应用案例 | 海微科技 副总经理 汪杨刚 |
12:00-13:30 | 午餐 | |
13:30-14:00 | TFT基板在Micro-LED车载显示技术上的应用 | 天马显示研究院 技术规划专家 李傲文 |
14:00-14:30 | PLASMA等离子在车载及汽车电子的应用 | 晟鼎精密 苏辉煌 |
14:30-15:00 | Local Dimming产品在汽车智能表面和氛围灯产品的应用 | 艾迈斯欧司朗 |
15:00-15:30 | 车载显示盖板及光学贴合在创新显示产品的技术挑战 | 康宁玻璃 王剑波 |
15:30-16:00 | 茶歇 | |
16:00-16:30 | OLED产品在汽车显示产品的应用案例介绍 | 翌光(拟定) |
16:30-17:00 | 智能座舱显示屏总成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设计方案 | TPK产品开发与技术中心 中心长 陈世豪 |
17:00-17:30 | 皮下显示及透明显示产品在车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启视洵睿(苏州)科技 谷雪莲 |
17:30-18:00 | 创新显示技术在汽车智能驾驶舱的发展趋势 | 华阳通用 |
18:00-18:30 | Roundtable: Guests and topics are being planned Mini/Micro LED等新型显示产品在车载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Mini/Micro LED等新型显示产品产业链的国产片进程; Mini/Micro LED等新型显示产品产品降成增效的技术路径; Mini/Micro LED等新型显示产品当下技术与良品率的挑战; |
主机厂OEM,一级供应商,材料或者设备专业供应商等完整的产业链专家 |
18:30-20:00 | 晚宴 |
The original article was posted on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Smart Car Club."汽车HUD影像重影原因详解及三种解决方案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群聊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