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领域进入市场爆发期

 

智能座舱对于消费者购车的权重占比越来越高。据IHS Markit调查,用户在购车时,已经将智能座舱的配置水平视为仅次于车辆安全的第二大类关键要素,对座舱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动力、空间、价格等传统购车关键要素。在技术上,相比自动驾驶,座舱相关技术更加成熟,在法律法规、技术路径上的不确定性更小,近期可为消费者提供直观上更具差异化的智能服务体验,所以车企纷纷瞄准座舱领域,快速布局。

2018年以来,中国市场智能座舱的新车渗透率逐年快速增长,目前渗透率约为53%,到2025年预计可以超过75%。
 

2019-2025 座舱智能科技配置新车渗透率趋势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

(资料来源:IHS Markit,《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

在功能体验上,目前智能座舱普遍配备了更多更大的高清屏,更加人性化的智能助手与多模交互,覆盖范围更广的情绪/健康监测等智能化配置,座舱正在变得更加智能、人性化,这些功能的实现依靠的不仅是交互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是背后汽车电子硬件、芯片等技术的突破与普及,而座舱域控制器则是控制所有座舱功能的大脑。
 

域控制器是智能座舱核心 

座舱域控制器是智能座舱的控制核心。域控制器对降低汽车整体开发及人工成本、提升汽车性能、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满足未来车辆升级需求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域控制器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多方势力开始大力拓展该领域业务。整体来看,座舱域控制器行业呈现整车企业、Tier1双方玩家各显身手的竞争格局。

 

传统Tier1将域控制器作为新的核心增长型业务大力发展。头部的国际品牌Tier1借助汽车行业的技术、市场积累和品牌优势,占据目前的行业主导地位。国内Tier1也在积极布局,借助汽车市场智能化转型趋势试图弯道超车,目前已有域控制器产品实现量产,增长势头强劲。此外,某些深耕于消费电子的公司跨界切入,也推出了域控制器产品。

 

长期来看,集中式E/E架构下ECU数量将越来越少,部分车企更倾向于自研域控制器,主要以设立独立部门或者子公司的形式,掌握未来软件定义汽车下底层的硬件及软件平台的自主权。


座舱域控制器发展趋势 

 

更加深度的域融合:随着域架构的演变,座舱域控制器所融合的功能模块越来越多,目前大部分厂商在集成仪表、中控、后座娱乐、HUD、语音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了环视、DMS、OMS模块,部分厂商还集成了ADAS功能,向跨域融合发展。
更强的芯片算力:就主控芯片的CPU算力来讲,目前高通骁龙SA8155P芯片的算力约105kDMIPS,其下一代的SA8295P的CPU算力可达200kDMIPS。国内品牌中,华为的麒麟980 CPU算力75kDMIPS,芯驰科技最新推出的座舱芯片X9U的CPU性能达到100kDMIPS。此外,随着车内感知系统和交互模式的智能化升级,座舱对AI算力的要求也大幅提升,目前高通SA8155P芯片的NPU算力达8 TOPS,下一代SA8295P预计达到30TOPS。

 

高性能计算平台算力增长速度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

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车辆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未来随着芯片算力的增长、5G网络的普及,以及跨域融合的发展,座舱的安全度、集成度与智能化程度将继续提升,座舱域硬件和软件的复杂度也将随之大幅增加。行业内各类玩家在面对巨大市场潜力的同时,也面临技术能力、供应链等方面竞争更加激烈的挑战。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
 

诺博汽车科技座舱产品

诺博汽车科技专注于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四大领域,其中在座舱领域推出的IN9.0座舱域控制器已经量产。IN9.0采用MCU和SOC双芯片方案。MCU基于AutoSAR架构来实现与整车的通讯及实时运算。SOC选用了高通SA8155P高性能处理器,采用Hypervisor软件虚拟化技术,支持QNX和Android P双操作系统,集成了中控、HUD、智能语音控制、车载音响、DMS、高清360环视、OTA空中升级等功能。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诺博汽车科技):汽车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

智能表面是指结合装饰性与功能性的车内表面。未来汽车内的每一个表面都可以是智能表面,包括门饰板、仪表板、方向盘、天窗模块、照明系统等等,这些表面现已由装饰作用向机电一体化用户界面发展。现在智能表面技术正处于市场导入及成长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如何把智能表面技术做到更好,需要主机厂、方案设计、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企业等的共同努力,现艾邦建有汽车智能表面微信群,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东风、延锋、宜兰汽配、宁波华德、温州锦成、科思创、库尔兹、肖特等企业均已加入,欢迎产业链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讨,共谋进步。
汽车智能饰件发展趋势及要求

作者 ab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