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自汽车诞生之日起,人类便开始了对智能汽车的探索与想象。AI 司机、思考型机器、机器人汽车……对于智能汽车的表述众多,而其本质是机器实现感知、决策及操作的过程。100 多年之后,朝着实现自动驾驶的大方向,汽车智能化产业、软硬件迭代不断提速,正在催生新的技术赛道以及巨大的机遇。


其中,模仿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的类脑技术,被认为是汽车智能化的创新路径。据 Gartner 预测,至 2025 年,类脑芯片有望成为前沿 AI 部署的引领性计算架构,且有望取代 GPU。Gartner AI 技术专家 Alan Priestley 表示:“行业正在寻找开发 AI 系统的新路径,在降低功耗的情况下。”最近两年,类脑技术进入智能汽车赛道的消息不断传来。


奔驰试水类脑芯片,挖掘能效比、实时性及 ADAS 补充技术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来源:VISION EQXX 官网)


为了让汽车更智能地看、听、理解,一系列视觉、语音等用于辅助驾驶的传感器被更广泛地使用。而为了让汽车的综合感知、计算、运行变得更加灵敏及顺滑,对域控制器、芯片的算力需求也不断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运转一个超级感知+计算的系统,也意味着每小时相当可观的功耗为支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越发普及,汽车厂商变得更加注重智能化与汽车能耗、续航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低延迟、低功耗为标志的类脑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吸引着厂商跃跃欲试,而奔驰成为了先行者之一。 


类脑技术受生物大脑启发,在 90 年代诞生。科学家们关注到昆虫用接近于 0 的算力,却能适应自然环境,进行飞行、觅食、认知、决策及意识,呈现出比现有 AI 强大得多的性能。然而,直到最近数年,摩尔定律、能耗及发热等问题推动着技术专家寻求更高性能的计算、更少的数据、更好的存储技术,类脑技术才越发获得关注,目标在于让设备仿照生物大脑的方式来传递及处理信息,同时仅消耗超低能耗。


IBM、英特尔近年相继研发出模仿人脑的神经拟态研究型芯片。面向应用端的商用类脑芯片研发则由 SynSense 时识科技等创新科技公司主导,并首先聚焦不依赖云,但对效率有着极高要求的边缘计算应用。


据报道,2020 年,奔驰以
“研究类脑芯片如何提升能耗、速度以及精准度等汽车相关的人工智能用例”,加入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2022 年 1 月,奔驰推出 VISION EQXX 概念车,搭载 Brainchip 公司神经形态芯片,并将其用在了唤醒系统中——唤醒速度是传统语音控制的 5-10 倍。据报道,这辆“像人一样思考”的概念车一次充电可行驶超过 1000 公里,2024 年与 2025 年,奔驰推出的新生代和中型车平台打造的下一代产品中的功能和设计,将依托该概念车打造。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来源:Terranet VoxelFlow|Terranet 官网)


此外,近期,奔驰与瑞典辅助驾驶系统开发商 Terranet 展开合作。该合作围绕 Terranet 开发的 Voxelflow 传感器技术,运用了事件相机。据报道,这项技术能够在 5ms 内检测车前方障碍物,作为 ADAS 系统的补充,增强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系统,提升在车外“鬼探头”等方向的解决方案。Terranet 称该技术将“重新定义安全”,旨在保护汽车内外人员生命,并已经开始路面测试。


宝马探索类脑+智能座舱,动态视觉方案提升安全域高交互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在完全自动驾驶到来之前,汽车先迎来了人机交互方式的智能化——以更精准的手势、人脸、注意力、语音等识别为基础,智能座舱将实现更灵敏的多模态高交互。理想的状态是无需人为介入操作,车内系统便能主动观察、理解、预判人的状态,甚至在人并未意识到自身需求时,便及时给出提示及反应,保证更安全的驾驶。


在传统方案之外,今年 4 月,成立于瑞士的类脑芯片开发商 SynSense 时识科技宣布正在与宝马展开探索,围绕一款结合动态视觉传感器及类脑处理器的 SoC——Speck。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图|时识科技Speck(来源:SynSense 时识科技官网)


据悉,这款动态视觉 SoC 将主要用于智能座舱方面的探索。“为保证人机共驾,需对驾驶员、安全员以及周边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持续监控,低功耗类脑芯片能大幅度延长监控时长,做到真正的 always-on,”SynSense 时识科技首席算法工程师 Dylan Muir 在采访中说。

据报道,这款纯端动态视觉解决方案首次在类脑芯片中融合 DVS 事件相机及类脑处理器,模拟图像信息从生物视网膜至大脑的处理方式,是一套很小的“类眼“+“类脑”系统,无需额外摄像头。该方案使用异步电路设计,通过事件驱动特征,打破传统以帧为限的静态视觉限制,仅捕捉画面中的关键信息(事件),可减少 10 至 1000 倍数据,用可低至mW的功耗,完成端上实时视觉交互类任务:比如手势,姿态,意图检测等。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图|DTS AutoSense(来源:普诺飞思官网)


对比传统成像方式,动态视觉技术还带来更高的动态范围,能够应对更恶劣光照条件下的识别,不连接云端、不抓取生物特征的图像,还将更能保护隐私。

2021 年,另一神经拟态视觉解决方案公司普诺飞思与 Xperi 旗下 DTS 公司合作,以事件驱动技术,进行 DMS 类脑解决方案开发。据了解,Xperi 与 Seeing Machines、Smart Eye 等同为 DMS 系统(驾驶员状态监测)开发公司。同样,该方案仅报告光流变化,即最关键的动态信息,如人的面部表情等。对此,Xperi 首席技术官表示:
“实时监测不易察觉、感知的面部与眼球动作,能够拯救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80% 的交通事故由疲劳造成,而分心驾驶则造成 25% 的交通事故死亡。随着欧洲 DMS 监管导入,最为关键的
驾驶员状态、头部姿势、眼皮张开、视线方向等监测功能,与类脑技术事件驱动、实时监控、低功耗等优势对应。无论汽车迎来何种驾驶方式,减低人为操作的缺点并降低驾驶危险,将是驾驶永恒的核心。


更多企业聚焦类脑+自动驾驶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可以看到的是,奔驰、宝马等汽车巨头与 SynSense 时识科技、普诺飞思、Brainchip 等新兴企业相继在类脑领域展开动作。此外,更多的企业也已经展开了相关试水。有消息称,Ford、Valeo 已着手尝试 ADAS 方向的类脑芯片应用。时识科技也已宣布与武汉大学于 CVPR 联合发布基于类脑事件流与图像帧的合成孔径成像(SAI)技术,对遮挡场景进行多视角拍摄并实现高质量目标成像,对准的正是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深。凭借功耗和实时性方面的特长,类脑技术在高速避障方向上的尝试也有望与摄像头、毫米波及激光雷达等方案形成差异化且互为补充的发展。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类脑技术必然迎来更多企业尝试挖掘应用价值,其未来表现值得关注。


-End-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AI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