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编辑 孙 磊    

近期,多起碰撞事故将辅助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再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8月18日,魏牌CMO乔心昱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称:"业内都说2022是激光雷达上车元年,我看并不尽然,目前很多智能辅助驾驶并没有配合激光雷达。"他认为,辅助驾驶不是无人驾驶,尤其是没有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


之后,乔心昱又针对#激光雷达上车元年到了吗#这一话题,更新了一条动态:"真的不是装了激光雷达,就是真上车,而是要真的实现'城市辅助驾驶'。友商部分车型同样搭载了激光雷达,但也仅限于在高速工况下的应用。对于辅助驾驶而言,城市辅助驾驶面临路况更复杂的城市路况应用,这才是'大学'水准。"

当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各大车企开始布局城市域辅助驾驶技术的量产,这也被认为是自动驾驶行业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点。

有数据显示,高速场景只占到一个普通用户驾驶时间的10%,并不算特别高频,而在城市场景打通辅助驾驶,就能从90%的时间里"掘金",这也意味着车企可以获得进入自动驾驶终局竞争的资格。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公开表示:"量产城市场景辅助驾驶+全栈闭环能力建成(智能驾驶)下半场入场券。"

不过,相较于高速场景更封闭的环境,城市场景下的复杂性要远高于前者,也意味着车辆不仅需要作出更多反应,还需要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作好规划,估算出位置空间、速度、加速度等诸多信息。目前,小鹏汽车、毫末智行等企业在推进量产城市场景辅助驾驶功能。

车企想要实现城市场景辅助驾驶,必须先过高精地图审核这一关。正因如此,实现城市领航辅助功能的企业一般都会在官方声明中加上一句话——依据当地的法律法规逐步开放该功能。目前,已经有企业在继续探索摆脱高精地图。比如,毫末智行的NOH采取了"轻地图,重感知"的技术路线,尽可能让车辆依靠自身传感器完成高级辅助驾驶。

乔心昱的观点背后,隐藏着在自动驾驶领域存在的两大阵营之争:一类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方案派",另一类是以大多数汽车厂商为代表的"激光雷达派",双方对垒的根源在于理念的不同。

"视觉方案派"希望使用尽可能少的传感器来降低汽车成本,而"激光雷达派"出于安全考虑,通过采用多种传感器的组合来确保冗余性,确保当某一种类型的传感器出现故障或无法在特定情况下运行时,始终会有一个备用传感器正常工作。

多年来,两大阵营之间争论不断。特斯拉CEO马斯克3年前放言,"依靠激光雷达的人注定要失败"。直到今天,特斯拉不仅放弃使用雷达传感器,还高调宣布推出依赖摄像头的"特斯拉视觉"系统。

从目前来看,国产车企是"激光雷达派"的拥趸,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威马汽车、长城汽车、极狐等车企纷纷宣布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因而,有人称,2022年是激光雷达"上车"的元年,也是关键之年。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原文:https://news.stcn.com/news/202208/t20220825_4819984.html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