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量产的车用抬头显示HUD正在从风挡型WHUD 逐渐向增强现实型的AR-HUD 发展:从单纯的信息展示屏幕,变成了具有在实际路况位置产生警示符号的增强现实(AR)效果。
现有量产的AR-HUD如奔驰S级、红旗e-HS9、大众ID,仍沿用WHUD的光学技术,使用凹面镜放大的基本光学原理。为了实现AR-HUD中增强现实的效果,AR-HUD的虚像需要与道路上的真实路况对应,因此,其投影虚像距离(专业名词:Virtual Image Distance ,简称VID)需要尽量远,让驾驶员无需转变视线焦点便可获取对应信息。
(图:AR-HUD是基于WHUD原理,距离更远,FOV更大,带来更大挑战)
据了解,WHUD的虚像距离通常在2~2.5米之间,而AR-HUD却需要达到10~15米以上。如此远的虚像距离VID,是目前业界AR-HUD技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
WHUD的VID虚像距离通常不超过2.5米,并不是这样距离适合驾驶观看,而是迁就于凹面镜的放大倍率限制。在现今汽车工业水平的限制下,汽车的前挡玻璃曲面,固定WHUD的支架,甚至HUD的凹面镜本身都不是100%完美的,上述三者的制造微小误差都会让WHUD的虚像产生畸变,简单的说就是虚像变形。
左,右眼因位置差异,所看到同一虚样是来自不同光路,经由凹面镜与前挡玻璃不同的位置反射而来,这两个光路的变形并不一致,会导致左右眼看到同一对象的虚像形状有偏差,此时却需要在驾驶员脑海中强行组成同一对象。驾驶员的大脑对这种不协调工作便产生了晕眩等不舒适感。
图片来源《从HMZ到PS VR——索尼的头戴显示设备之路》作者,番茄沙司
虚像放大倍率越大,畸变率就越大,左右眼畸变差就越大,晕眩等不舒适感就越严重。WHUD产业经验里 VID在2.5米之内,可以让放大倍率不超过6倍,如此的左右眼畸变差是普遍能被接受的观看舒适度。
AR-HUD需要的VID长达10米以上,放大倍率高达25倍甚至30倍,即使VID虚像距离只做到较低的7.5米,放大倍率也达到20倍。这样的放大倍率产生的畸变难以制造出大量合格的HUD虚像画面。
高放大倍率不但产生无法接受的左右眼畸变差,更引来强烈的阳光倒灌问题。
凹面镜放大原理类似于凸透镜放大原理,利用放大镜可以让阳光聚光产生高温从而燃烧纸张。相应的,具有凹面镜的HUD只要放大倍率够高,同样会因为聚光而产生高温,烧毁HUD的画面显示设备( picture generating unit 以下简称PGU),这也就是所谓的太阳光倒灌。
WHUD的放大倍率较小,阳光倒灌问题相对较轻,比较容易解决。但AR-HUD放大倍率是WHUD的3~5倍,阳光倒灌的烧毁能力自然也增加了数倍,这也是目前AR-HUD难以解决的一大困难。
AR-HUD的长虚像距离除了需要高的放大倍率外,也需要较长的光路,越长的光路意味着需要更大的HUD机身,加上AR-HUD也需要比较大的视野(FOV),以至于AR-HUD体积大得可怕,并非一般的车身可以放的下。
奔驰S级AR-HUD位于仪表前方,由图片可以看出其巨大的体积,图源 奔驰官网
高放大倍率也带来更强的太阳眩光,阳光下某些角度 AR-HUD的投射画面上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太阳眩光,影响车主的驾驶视线。
总结起来,AR-HUD的特点就是长虚像距离(VID),而长VID会导致四个挑战:
-
-
-
-
本文来源:怡利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陳錫勳
在上述挑战中,左右眼畸变差与阳光倒灌可以说是目前最迫切也是最难解决的点。关于这两个方面的解决方案,小编将在接下来几篇文章中一一道来。
(二)汽车AR-HUD难点之阳光倒灌应对方案
(三)汽车AR-HUD难点之左右眼畸变应对方案
(四)汽车AR-HUD新方案:裸眼3D
关于AR-HUD的难点痛点,您有哪些不同见解呢?欢迎加入艾邦车载抬头显示HUD交流群进行探讨。
艾邦现建有汽车抬头显示HUD微信群,大陆电子、未来黑科技、泽景、马瑞利、华阳多媒体、法雷奥、怡利电子、前海智云谷、613所、矢崎仪表、疆程、乐驾科技、萤欧科技、均胜电子、炽云科技、锐思华创、舜宇光学、广景、宝沃汽车、北汽、日产、比亚迪、一汽、上汽、蔚来、吉利、3M、积水、福耀玻璃、富兰光学、亮宇光学、京瓷、瑞霏光电等,欢迎扫码加入。加入前请转发本文。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智能汽车俱乐部):汽车AR-HUD发展困境:阳光倒灌与图像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