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降本:要在座舱域实现APA,只需增加超声波雷达(USS)和连接器,成本压力很小;
-
第二、更好的人机交互设计:把泊车功能融入到座舱,座舱域控制器会得到更多的泊车信号,借用座舱的渲染能力,提升 HMI 的整体用户体验;
- 第三、座舱上的算力能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来源:博世
上海车展舱泊一体方案汇总
来源:佐思汽研
芯擎科技7nm制程座舱芯片“龍鹰一号”
来源:芯擎科技
来源:亿咖通
《2023年中国乘用车舱泊一体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01
舱泊一体简介
1.1 舱泊一体定义及优势
1.2 舱泊一体发展背景(1)
1.3 舱泊一体发展背景(2)
1.4 舱泊一体发展背景(3)
1.5 舱泊一体发展背景(4)
1.6 舱泊一体发展背景(5)
1.7 舱泊一体发展背景(6)
02
舱泊一体趋势分析
2.1 趋势一
2.1.1 舱泊一体下的单芯片算力需求
2.1.2 7nm工艺是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的主流
2.1.3 国产芯片在7nm工艺领域已打破国际壁垒
2.2 趋势二
2.2.1 供应链厂商商业模式对比
2.3 趋势探讨一:舱泊一体如何向舱驾一体演进?
2.3.1 舱驾一体架构下的硬件发展趋势
2.3.2 舱驾一体架构下的软件发展趋势(1)
2.3.2 舱驾一体架构下的软件发展趋势(2)
2.3.2 舱驾一体架构下的软件发展趋势(3)
2.3.3 芯片厂商舱驾一体规划及布局
2.3.4 Tier1 厂商舱驾一体产品规划
2.3.5 Tier1 厂商舱驾一体布局方式(1)
2.3.6 Tier1 厂商舱驾一体布局方式(2)
2.4 趋势探讨二:舱泊VS行泊,谁是实现舱驾一体的最优解?
03
舱泊一体芯片厂商分析
3.1 舱泊一体芯片汇总对比
3.2 高通
3.2.1 公司简介
3.2.2 高通座舱SoC产品路线图
3.2.3 高通SA8295P芯片
3.2.4 高通SA8295P商业模式
3.2.5 基于高通SA8295P的舱泊一体方案
3.2.6 高通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3.2.7 高通智能座舱平台主要主机厂客户
3.3 芯驰科技
3.3.1 公司简介
3.3.2 芯驰产品路线图
3.3.3 芯驰舱泊一体芯片:舱之芯X9系列
3.3.4 芯驰舱泊一体芯片:舱之芯X9产品框架图
3.3.5 芯驰舱泊一体芯片:舱之芯X9系列应用
3.3.6 芯驰舱泊一体芯片:X9U
3.3.7 芯驰基于X9U的舱泊一体解决方案
3.3.8 芯驰最新舱泊一体芯片X9SP
3.3.9 芯驰科技中央计算架构1.0
3.3.10 芯驰科技中央计算架构2.0
3.3.11 芯驰科技舱泊一体合作动态
3.4 地平线
3.4.1 公司简介
3.4.2 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产品路线图
3.4.3 地平线征程5芯片
3.4.4 地平线征程5 SoC架构设计
3.4.5 征程系列芯片解决方案
3.4.6 地平线征程5芯片生态合作图
3.4.7 地平线舱泊一体合作
3.4.8 地平线商业模式
3.5 芯擎科技
3.5.1 公司简介
3.5.2 芯擎芯片设计技术能力及商业模式
3.5.3 芯擎舱泊一体芯片:“龍鷹一号”(1)
3.5.3 芯擎舱泊一体芯片:“龍鷹一号”(2)
3.5.4 芯擎舱泊一体芯片“龍鷹一号”应用
3.5.5 芯擎舱泊一体方案(基于单芯片)
3.5.6 芯擎舱泊一体方案(基于双芯片)
3.5.7 芯擎舱泊一体芯片生态合作伙伴
04
主机厂舱泊一体布局情况
4.1 东风风行
4.2 领克
4.2.1 领克智能座舱
4.3 长安汽车
05
舱泊一体方案厂商分析
5.1 舱泊一体方案汇总对比
5.2 映驰科技
5.2.1 公司简介
5.2.2 映驰科技保守型舱泊一体方案
5.2.3 映驰科技保守型舱泊一体方案软件架构
5.2.4 映驰科技增强型舱泊一体方案
5.2.5 映驰科技增强型舱泊一体软件架构
5.2.6 映驰科技融合型舱泊
5.2.7 映驰科技行泊舱一体方案
5.2.8 映驰科技多域融合软件平台EMOS
5.3 BICV(北斗星通)
5.3.1 公司简介
5.3.2 BICV研发及生产布局
5.3.3 BICV产品阵容
5.3.4 BICV软件层面服务与布局
5.3.5 BICV舱泊一体域控制器
5.3.6 BICV舱泊一体量产合作
5.4 博世
5.4.1 公司简介
5.4.2 博世智能座舱业务发展路线图
5.4.3 博世舱泊一体产品路线图
5.4.4 博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平台迭代
5.4.5 博世舱泊一体产品方案
5.4.6 博世舱泊一体产品优势
5.4.7 博世舱驾融合方案
5.4.8 博世跨域融合产品形态
5.4.9 博世跨域融合底层软件能力
5.4.10 博世智能座舱业务模式
5.4.11 博世智能座舱合作模式
5.5 中科创达
5.5.1 公司简介
5.5.2 中科创达座舱业务布局及发展战略
5.5.3 中科创达智能座舱发展路线图
5.5.4 中科创达舱泊一体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5.5.5 中科创达融合泊车解决方案
5.5.6 中科创达融合泊车功能
5.6 安波福
5.6.1 公司简介
5.6.2 安波福全栈系统能力
5.6.3 安波福智能座舱平台迭代
5.6.4 安波福舱泊一体智能座舱平台
5.7 亿咖通
5.7.1 公司简介
5.7.2 亿咖通产品路线图
5.7.3 亿咖通座舱芯片产品规划
5.7.4 亿咖通计算平台产品阵容
5.7.5 亿咖通舱泊一体计算平台安托拉1000 Pro
5.7.6 亿咖通智能座舱底层软件系统—云山Cloudpeak
5.7.7 亿咖通商业模式及生态合作伙伴
5.8 远峰科技
5.8.1 公司简介
5.8.2 远峰科技舱泊一体智能座舱平台特点
5.8.3 远峰科技舱泊一体智能座舱应用场景
5.8.4 主要客户及合作伙伴
5.9 华阳集团
5.9.1 公司简介
5.9.2 华阳集团座舱软件及硬件布局
5.9.3 华阳集团舱泊一体方案
5.10 德赛西威
5.10.1 公司简介
5.10.2 德赛西威座舱软件及硬件布局
5.10.3 德赛西威舱泊一体方案
5.11 伟世通
5.11.1 伟世通简介
5.11.2 伟世通舱泊一体方案
5.12 纵目科技舱泊一体方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佐思汽车研究):舱泊一体研究:舱泊VS行泊,谁是舱驾一体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