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H,即噪音(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 (Harshness)。

 

简单来说,驾乘人员在汽车中的一切触觉、听觉都属于 NVH 的范畴。对于汽车而言,NVH 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往往直接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这也是通常为什么越是高端、越豪华的车,对 NVH 指数要求越严格,开起来也更静谧舒适1

 

Lidar 轻科普 | 让入舱成为现实,ET25 的超静谧是如何炼成的?

 

ET25 巧妙置于挡风玻璃后侧,不影响车身风阻,让加速体验更丝滑,兼顾功能与美观,“解锁”了更加流畅的整体车身设计。然而,激光雷达在工作时不可避免产生噪声,影响舱内舒适性,尤其在电动汽车中,轻微的“吱吱声”都会变得格外突出。因此舱内的独特安装方式,给激光雷达提出了更高的 NVH 要求。

 

ET25 在舱内运转时的噪声仅有不到 25 分贝,驾驶员都几乎无法感知,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呢?

Lidar 轻科普 | 让入舱成为现实,ET25 的超静谧是如何炼成的?

 

其实,振动与噪声密不可分。想象一下吉他弦被手指拨动产生声音的场景,振动的传导犹如吉他弹奏,扫描器像琴弦一样会与连接的部件相互作用形成共振,然后“共鸣”便从“声箱”里传出来了。

 

要想做到安静的图书馆一般静谧,一方面,要从源头上削弱那些让振动产生的因素,另一方面,则要遏制振动和噪声的传播路径。

 

Lidar 轻科普 | 让入舱成为现实,ET25 的超静谧是如何炼成的?

不同事物的噪声值参考图2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运动部件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ET25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达到了激光雷达内部极致的平衡,能够让质量更加均匀地分布。就好比一台洗衣机在高速转动时,如果内部的衣物分布不均匀,则会晃动、颤抖,甚至产生噪音。同理,通过调整内部架构、尺寸、形状等设计,使得扫描器的重心尽可能地靠近转轴,减小偏离误差,从而让激光雷达的不平衡振动和共振现象被有效抑制,噪声和振动大幅降低。

 

此外,无论是激光雷达内部所有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是雷达壳体与连接的车身相互作用,形成共振都有可能带来不良的 NVH 体验。ET25 经过了模态分析与相对应的仿真测试,全面考虑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包括外部与车身的连接条件,以及内部非机械件的影响。使得内部“严丝合缝”,壳体与车机完美融合,巧妙地遏制了噪声传播路径。

 

Lidar 轻科普 | 让入舱成为现实,ET25 的超静谧是如何炼成的?

 

说起 ET25 ,就不得不提到它独特定制的前挡风玻璃,这款特制前挡风玻璃采用了双层结构,并在两层玻璃间使用了吸音效果出色的高分子 PVB 材质,能有效过滤中低频噪声。这样一来车外噪声也完美隔绝,提供“沉浸式”静谧的驾乘体验。

 

但 NVH 因其呈“不可见性”经常被工程师们称作“汽车玄学”,乘客的主观评价也会受到位置、甚至某个频段噪声的影响,不存在唯一的“答案”,一些车厂还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禾赛采用了 1/3 倍频程及全频段噪声有效值的双重判定方法,以确保每个频段的噪声都处于较低分贝值,为 ET25 入舱提供了“双保险”。

Lidar 轻科普 | 让入舱成为现实,ET25 的超静谧是如何炼成的?

图片为测试环境示意,非 ET25 实际测试场景

(图源:dxomark)

NVH 有着复杂的机理,与驾乘舒适性息息相关,ET25 的出现让轻薄、静谧、高性能的共存成为现实。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涌现,充分发挥激光雷达潜力,为驾乘体验带来更多舒适性的突破。

 

1 参考某豪华品牌乘用电动汽车行驶时舱内的噪音标准需低于 40 - 50 dB(A)

2 每增加 10 dB(A) (分贝)等于声音强度增加 10 倍,增加 20 dB(A) 声音强度增加 100 倍,30 dB(A) 则增加 1000 倍,依次类推; 数值来源于内部测试结果,图片仅供参考

轻科普往期文章

01 什么是激光雷达?

02 激光雷达能为智能汽车带来什么?

03 激光雷达已“上车”,该怎么选?

04 激光雷达线数越多越好吗?

05 一文了解固态和半固态激光雷达

06 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谁才是真正的智能汽车之眼?

07 红外超透玻璃,解密让激光雷达入舱的“黑科技”

Lidar 轻科普 | 让入舱成为现实,ET25 的超静谧是如何炼成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禾赛科技):Lidar 轻科普 | 让入舱成为现实,ET25 的超静谧是如何炼成的?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