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近日发布《2020-2021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产业研究报告》。 展示了汽车座椅发展历程、行业格局、市场规模、供应商配套关系、主要汽车座椅制造商发展和合作动态,及新四化潮流下的汽车座椅行业发展趋势等。
汽车座椅是在驾驶中与驾驶员和乘客接触最久的汽车内饰部件。自1885年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汽车座椅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汽车座椅也从简单的部件发展为提供舒适性,安全性,实用性的工具。
2019年,北美座椅厂商占据全球汽车座椅市场约50%的份额,日本厂商占 14%左右,欧洲厂商仅占 11%左右。中国汽车座椅市场上,安道拓系、李尔系、丰田纺织等外资或合资公司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
新四化发展趋势下,软件定义汽车大潮不可阻挡。但是,软件并不能定义汽车的一切。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仍掌握着众多核心技术,是新兴造车势力无法取代的。汽车座椅就是其中之一。汽车座椅厂商根据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也对汽车座椅做出了大量智能化改进。我们总结了新四化下汽车座椅行业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自动驾驶汽车中,座舱可以是移动办公空间,生活空间,娱乐空间等,因此座椅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变换。例如麦格纳在CES 2019上发布的最新车内座舱构想。用户可借助手机APP对汽车座椅布置进行重新配置。具体可配置的模式包括车辆共享模式,长途旅行模式,和自动驾驶的出行共享模式。
来源:麦格纳
来源:延锋汽车内饰
汽车座椅在整车的安全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汽车座椅将与ADAS系统结合,支持更多的辅助驾驶功能。例如2019年,泰极爱思展出与歌乐联合开发的InfoSeat系统汽车座椅:当距离前面车辆太近或当驾驶员开车昏昏欲睡时,安装在座椅内的振动装置将通过振动发出警告,引起乘坐人员的注意。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正重塑汽车行业格局。面对汽车行业的变革,汽车座椅制造商通过合作,自主研发等方式纷纷加码智能化布局。未来智能座椅不仅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体验,还能通过AI学习“读懂”乘客意图,无需任何主动操作就能实现自动调节控制。通过传感器与座椅融合,座椅控制方式也将从传统的按键方式,发展为APP控制,手势控制,意图感知控制等。
未来汽车座椅还将扮演“健康管家”的角色,提供心率监测,呼吸监测等功能。例如经纬恒润提供的汽车智能座椅系统,它可提供的智能监测功能包括健康监测,心率呼吸监测和体温监测。
除了功能的智能化之外,汽车座椅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设计,帮助乘客营造更加私密的车内空间。例如氛围灯的应用,针对男女性别的个性化设计,以及打造专属的私人音区等。
来源:博泽
模块化平台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降低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重并降低油耗等。例如博泽提供的座椅模块化架构。其产品模块能使电机尺寸更统一,从而快捷实现客户的不同需求--用于调节长度、高度、座椅倾斜度、背靠倾斜度等基本功能的任意驱动装置,均可在舒适度和安全性方面实现有效补充。
智能座舱发展迅速,兼具装饰性与功能性的汽车智能表面越来越被业内企业重视。例如宝马集团的Vision iNext概念车充分展示了汽车智能表面交互技术的发展方向, iNext允许乘客用手指交互跟踪覆盖在座椅或侧板织布内饰的符号来操作信息娱乐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按钮和触摸屏控制功能。
面对共享汽车的流行及当前的疫情,用户对车内卫生清洁和消毒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更衣座椅的出现将有效的减少病毒细菌的传播,更好的保护乘员健康。
例如泰极爱思与日本世联株式会社合作的可更换面套座椅。用户可按照自己的审美需求随时更换座椅面套。针对共享汽车的发展,可将公司 LOGO 或二维码印刷在座椅面套上,以便提供信息传播、价格计划、预购订单、在线结算等商业服务。
泰极爱思更衣座椅
来源:泰极爱思
轻量化座椅骨架
座椅重量占整车重量的6%,成本占汽车整车成本的5%,是整车中成本第二高的配件。汽车座椅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汽车座椅轻量化可通过座椅骨架轻量化和整椅轻量化两个途径实现。
统计显示,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舒适的斜躺模式(零重力模式)成为用户最高诉求。零重力座椅有助于减少旅途中的疲劳。例如2020年6月延锋推出的一款自主设计研发的XiM21智能座舱,里面主打的一款产品即是零重力座椅。XiM21 的零重力座椅可以大角度倾倒并整合按摩功能,通过隐形出风口散发出的凝神香氛帮助乘客放松身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佐思汽车研究):汽车座椅研究:新四化下的座椅十大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座舱场景的不断丰富,乘员在座舱内乘坐的时间日益增加,对乘坐感受、舒适体验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当旅途不再是短暂的将就,如何优化与提升座椅舒适性,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议题,汽车智能座椅应运而生。
作为直接接触驾驶者和乘员的装置,座椅在用户体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区分汽车制造商水平的因素之一。如今的高端座椅融合了各类应用,以实现座椅调节或座椅移动、座椅舒适性(动态靠垫、腰靠、按摩、加热、降温和/或通风、就座辅助以及个性化调节记忆功能)、座椅安全功能、座椅乘员感知(内置多个传感器,可为系统提供反馈信息)。
因承担了额外功能,所以现代座椅模块的复杂性已与车身控制模块相当,在供电、通信、感知、启动和控制以及静态电流等方面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为尽可能降低管理座椅控制模块的空间需要、功耗和静态电流,功能集成就成为了重要设计因素之一。
因此,智能汽车座椅内部包含众多马达驱动、控制单元,还需对面料选择和人体工学设计进行考虑,技术门槛堪比机器人。
为加强产业链交流,共促行业发展,了解最新产品动态,艾邦特为大家建立了汽车智能座椅产业链交流群,欢迎大家加群交流探讨。
文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