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全民智驾”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在这场变革中,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各大车企提前布局
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激光雷达正迅速从高端配置走向普及,成为众多车企竞相布局的关键领域。近期多家车企在发布会上都有提到激光雷达的重要性。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鸿蒙智行于2025年2月20日召开尊界技术发布会,在会上余承东表示,华为以六大核心智能技术,构建鸿蒙智行产品实力,引领了智能驾驶的发展。尊界 S800 搭载全向立体融合感知系统,在车辆的前向、侧向、后向,尊界 S800 精心布局了 4 个高性能激光雷达,包括一个半固态主雷达和三个固态激光雷达,与其他多种传感器相辅相成,共同为车辆打造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感知能力。

其次比亚迪于2025年2月10日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其中,天神之眼A三激光雷达方案用于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单激光雷达用于腾势及王朝/海洋网高端车型。10万以上车型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10万以内如第二代秦PLUS DM-i等多款车型也会搭载,全面推进激光雷达在10万级汽车市场的应用,让消费者享受智能驾驶的便利与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激光雷达传感器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方案,其Sensor产品与灵明光子高性能的SPAD dToF芯片技术高度契合,为智驾系统的精准感知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长安汽车在 2025年2月9日发布 “北斗天枢 2.0” 计划,8月将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实现极黑、极端天气避撞,夜视通行能力同级最优,AEB 避撞速度提升至 135km/h,展现智能化决心,树立 10 万级车型智能化升级标杆。

其他车企也均在智能驾驶领域有重要进展。深蓝汽车发展迅猛,全新 SUV 车型如深蓝 S09 亮相,配备车顶激光雷达,为智能驾驶提供硬件支持,其 CEO 邓承浩称 2025年为智驾元年,计划全系搭载 L2 + 智驾系统,新车还预计配备超级增程系统,并可能搭载华为乾坤智驾系统。零跑汽车则凭借与禾赛科技的战略合作推进智能驾驶发展,C 系列多款车型及全新紧凑型 SUV B10 搭载禾赛激光雷达,通过合作优化算法、提升感知与决策能力,未来还将加大激光雷达配置力度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激光雷达将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助力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10万级车标成标配先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12月信息发布会》资料显示,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中,除40-50万价格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外,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呈正增长。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0-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559.9万辆,同比增长120.9%。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数据源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10-20 万级别的新能源汽车是市场的主流消费区间,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
对车企而言,激光雷达若在此区间车型实现标配,市场普及速度将大幅加快,不仅可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智能驾驶需求,还能借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对激光雷达行业来说,此价格区间汽车市场的全面打开,意味着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
激光雷达行业现状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自动驾驶方向的深度转型,对于高精度环境感知需求的持续攀升,激光雷达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技术创新无疑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源泉。

一方面,技术进步让激光雷达性能大幅提升。探测距离显著增加,能更精准识别远距离目标,为自动驾驶提前规划争取时间;角分辨率从几度提升到亚度级别,对环境感知更细致,细微物体变化也能捕捉;测量精度达到毫米级,数据可靠性与准确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促使成本降低。早期因技术工艺复杂、零部件依赖进口,激光雷达价格高昂,限制大规模应用。如今国内企业突破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如激光器、探测器实现国产化替代,生产工艺优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既减轻下游企业采购成本,也为激光雷达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在技术路径上,激光雷达从传统机械式向固态化、芯片化迈进。固态激光雷达采用电子扫描,摒弃机械旋转部件,具体积小、可靠性高、成本低优势,契合汽车智能化需求。芯片化则将更多功能集成于芯片,提升系统稳定性与运算效率,助力高级别自动驾驶。

同时各大企业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多样需求,推动激光雷达技术迭代与行业快速发展。

2023-2025年激光雷达销量飞跃
2023-2025 年无疑是激光雷达发展的黄金时期。2023 年,激光雷达市场开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球范围内乘用车安装的激光雷达系统数量突破 50 万台,标志着激光雷达正式进入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通道。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到了 2024 年,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市场认知度的提高,激光雷达的销量持续攀升,实际总量达到150万台,增长率远超同期许多科技产品。
而展望 2025 年,行业内普遍预测激光雷达的装车量将突破 300 万台,这一数字不仅是对过去增长趋势的延续,更是对激光雷达未来市场潜力的有力证明。

从 50 万台到 150 万台再到 300 万台,短短三年间,激光雷达的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 100%,成为科技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背后的推动因素

此惊人的销量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策的支持为激光雷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鼓励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如我国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商业化路径,这直接刺激了车企对激光雷达等关键传感器的需求。

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各大车企为了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纷纷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投入,而激光雷达作为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自然成为车企的重点配置对象。从高端豪华车型到中低端主流车型,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搭载激光雷达,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灵明光子:行业增长中的机遇

这样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灵明光子作为国内唯一成熟量产激光雷达接收端芯片的企业,正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车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灵明光子设计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作为实现 3D 感知的核心器件,为激光雷达的高性能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持。目前,灵明光子产品已经过多家激光雷达厂商测评,并实现小批量导入,获得了多个定点开发项目。上海老牌汽车公司旗下 Tier1、深圳最大新能源汽车公司零部件子公司以及长城汽车合作激光雷达公司等都已经开始与灵明光子进行定点开发合作。这些合作不仅证明了灵明光子产品的技术实力和可靠性,也为其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激光雷达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灵明光子有望凭借其在车载激光雷达接收端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迎来出货量的暴增期,在车载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全民智驾” 时代的到来为激光雷达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多重推动下,激光雷达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ADAPS

灵明光子主营产品

SiPM
  • 全球首款BSI背照式SiPM

  • PDE效率可达30%以上

  • AEC-Q102车规认证

  • 累计出货800万颗

  • 1至32路通道多产品可选

  • 封装选项:LGA,CLCC

  • WLCSP,裸片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Swift
  • 自适应型多用途面阵传感器

  • 低功耗且具有标准MIPI接口

  • 多样化极具性价比的模组设计

  • 直方图输出,最小精度60ps

  • 封装选项:裸片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Hawk
  • 全球首款44万像素dToF面阵

  • 纯固态雷达接收端,最远距离200米

  • Rolling shutter曝光,支持1D和2D固态扫描模式

  • 多回波输出,支持全域直方图输出和多峰选择输出等多种格式

  • 封装选项:裸片,BGA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Hummer
  • 高集成度的dToF传感器

  • 紧凑型模组设计,可直接输出距离

  • 多目标检测,可支持玻璃盖板和镜头脏污补偿

  • 兼顾单分区和多分区输出

  • 封装选项:模组,裸片

“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灵明光子):“全民智驾”时代到来,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作者 li, meiyong

zh_CNChinese